首页 > 最新动态 > 季为民: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商业文明的滋养
最新动态
季为民: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商业文明的滋养
2025-04-031
图片
3月28日,2025河南省民营企业新春发展年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南省委员会支持,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主办,旨在促进河南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AI数智时代新商业文明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分享。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活动现场,聆听季为民社长的分享——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主办的2025民营企业新春发展年会,与在座的优秀企业家共话发展、共谋未来。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经营报社,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奋战在经济一线的河南民营企业家致以崇高敬意!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四高四争先”战略引领下,河南民营企业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创新求变的智慧,在高端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全国标杆企业,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今天,我们相聚在黄河之滨、商祖故里,站在双槐树遗址的土地上,仰望五千年前先民观测北斗九星的高台,翻阅《清明上河图》中汴京商贾云集的画卷,我深切感受到: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更是中国商业精神的基因库。从河洛古国到现代豫商,这片土地始终在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商业如何与文明共生?

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民营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四高四争先”发展战略,既是对中央精神的深刻贯彻,也是对中原大地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思考。


01 

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五千年前,双槐树先民用骨针编织丝绸,用陶罐记录天象,开创了原始手工业与天文历法的先河;千年后,北宋汴京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信用体系,奠定了商业伦理的基石。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生产力的跃升,都是技术创新与人文精神的双重突破。

今天,我们正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跃升

对民营企业而言,新质生产力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当前,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正在重构全球产业链。河南的双汇、宇通、卫华等企业已率先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融合,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我们应当看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能力。企业需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场景落地中构建护城河,让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话语权。民营企业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绝非简单的设备升级或流程优化,而是对生产要素的全局性重构。

,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技术革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提质,新兴产业的建设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其强调的“原创性”与“颠覆性”,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将推动产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引领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其次,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得以推广普及,产业的发展更加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使得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更加健壮,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新质生产力还能推动产业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数据赋能为基础,全社会生产要素被广泛连接,商业模式将不断更新。新质生产力的“原创性”与“颠覆性”将打破产业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这将有助于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整体效益。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将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文化价值。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将推动产业向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将在社会各领域更加深入人心,释放产业的文化价值,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我们正在经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来的一系列颠覆性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关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AI的广泛应用正在逐渐替代部分传统岗位上的劳动力。那些重复性、低技能的工作正在被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所替代,而需要创新思维、情感交流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技能劳动力则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正在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更加依赖智力、技能和创新的劳动者。 

另一方面,AI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层级式、命令式的生产方式正在向更加扁平化、协同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机器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需要更多的团队协作和跨领域合作。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更好地适应AI时代的发展变化,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02 

商业文明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底座


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商业文明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句话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地位的肯定,更是对企业家责任的期许。真正的商业文明,应当超越短期利润追求,回归“义利共生”的初心。

康百万庄园“留余”匾额上的“上留于天、下留于地”,道出了豫商精神的精髓——义利共生、家国共担。 这种精神在当代的延续,正是ESG理念的生动实践:环境责任要求我们以绿色技术实现碳中和,社会责任呼唤企业与员工、客户、社区共享发展成果,治理责任则需要构建透明、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清明上河图》中的“夷门正店”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因其美酒佳酿,更在于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商道坚守。今天的民营企业,既要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更需传承“货真价实、一诺千金”的祖训。当算法替代算盘、数据取代账本时,商业文明的内核不应褪色,而应在时代淬炼中愈发璀璨。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势,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文明作为支撑和催化。从信息时代到AI时代,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和跃迁确实预示着新商业文明的诞生,而新文化和新文明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催化作用。

在这一交迭点上,我们需要的新文明和新文化应具备如下几个核心要素:首先,新文明和新文化需要强调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其次,新文明和新文化需要倡导包容性和多元性;再次,新文明和新文化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最后,新文明和新文化需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些要素将共同催化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们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我们新商业文明的内涵多元且深远,它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更涉及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第一,新商业文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第二,新商业文明要坚持诚信责任的经营价值;第三,新商业文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第四,新商业文明要坚持创新开放思维;第五,新商业文明要坚持全球一体视野;第六,新商业文明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AI时代的赛道上,东西方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势,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文明作为支撑和催化,这种文明应该具备以下比较特征和优势。 

首先,强调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的文明将更具竞争力。一个鼓励创新思维、容忍失败、倡导开放合作的社会环境,能够吸引和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责任的文明将更具可持续性。一个强调人文关怀、尊重人权、关注社会公正的文明,能够确保AI技术的发展始终为人类福祉服务,避免技术滥用和道德风险。同时,这种文明也能够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文明将更具包容性。这意味着要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实践,推动文化的多元共生和交流互鉴。 

最后,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文明将更具长远眼光。一个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文明,能够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确保国家或民族在长远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 总之,强调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责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文明,将有助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在AI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河南企业家素有“重信守诺、家国情怀”的传统。从“红旗渠精神”到“豫商精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河南民营企业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今天的商业文明,需要企业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融入战略:用绿色技术实现碳中和,用共享机制赋能产业链伙伴,用数字包容缩小城乡鸿沟。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从“经济实体”升华为“文明载体”,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赢得社会的尊重。
  

03 

发挥好平台作用,做民营企业的“瞭望塔”和“连接器”


中国经营报社作为扎根产业、企业一线的经济资讯观察者、传播者,始终与民营企业同频共振。我们深知:媒体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搭建平台、传播文明。作为国内重要的财经媒体,中国经营报社始终与民营企业并肩同行,提供更贴心的智慧产品和务实服务。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商业文明的融合实践,为河南乃至全国民营企业提供智慧支持与资源链接,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走向世界舞台。为此,我们与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正在深化合作,重点推进三项工程:

一是课题研究,联合编制《构建河南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框架》等课题报告;二是开展区域调研,选取河南省内标杆企业进行深度总结经验,并颁发实践奖项;三是联合筹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相关高端活动,邀请政企学研代表共同研讨商业文明经营智慧,合作共赢。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历史节点,我们既要回望来路,从双槐树的陶罐中汲取创新勇气;也要眺望前路,在清明上河园的灯火里寻找商业真谛。让我们以新质生产力锻造发展硬实力,以商业文明涵养价值软实力,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原篇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