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5家企业拟推荐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率能达多少?
最新动态
205家企业拟推荐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率能达多少?
2025-07-054
图片
7月4日,河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共有205家企业拟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的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要求,本年度“小巨人”企业营收不能低于5000万,涉及骗取财政资金的,将向公安机关报案,此前第六批申报均未提及。

目前,我省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从数量排名来看,河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中部六省排名第四,低于安徽、湖北和湖南,领先江西和山西。

从地区分布来看,其中,郑州114家位居第一,占比27.5%;新乡、洛阳分列第二、第三,这也是河南仅有的三个“小巨人”数量突破50家的城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前四批的370家“小巨人”企业中,94.8%的企业属于工业“六基”领域。其中,机械设备及电子信息行业122家,占33%;非金属矿物制造业52家,占14.1%;通信业34家,占9.2%;化学制品及原料38家,占10.2%;医药、纺织、家具、印刷等传统制造业52家,占14.1%;其他行业72家,占19.4%。

从主要特征来看,河南“小巨人”企业大多专注于细分市场,主导产品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配套,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环节,在关键领域“补短板”“填空白”,而且注重研发投入。

从政策支持来看,河南先后出台《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河南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河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细则(暂行)》、《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等政策法规,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链条,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而且,河南还在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补助项目,同时设立“专精特新贷”对“小巨人”企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河南的“小巨人”培育工作依然与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第五批小巨人认定,河南推荐了265家,仅有52家入选,入选比例不足20%,到了第六批,河南推荐了356家,更是只有41家入选,入选比例不足12%。

分析原因,一是受限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导致我省企业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集中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些产业领域符合要求、有希望成长为“小巨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因为受到这两年经济大环境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不到5%,无法申报。虽然对本年度申请复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取消了“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的指标要求,但对新申请的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仍需满足“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的指标要求。
二是工信部评审规则重心转移,认定工作中更加聚焦工业“六基”、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网络强国建设重点领域,不再考虑地域平衡、地方特色等因素,将全国申报企业打破地域界限,统一划分行业、同业评比,排名优先的予以认定。我省推荐的企业因在全国同行业中优势不明显,导致入围数量较少。

三是,虽然我省市场主体超过1000万,但是优质中小企业数量不足,可选择面窄,后备数量少,导致没有更多的企业可以推荐。

这一次,我省仅推荐了205家,是最近几批中推荐数量最少的,一定是经过了严格筛选,希望通过率可以高一些。

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