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通知。这份名单的出炉,不仅是我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入选企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不懈努力的高度认可,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推力。
此次公布的名单涵盖467家绿色工厂、22个绿色工业园区、3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13个绿色设计产品型号。欧普士、凯贝特互感器、康诺药业、大资塑业、洛阳铜一、宏通电缆、三强医疗器械、博源新材料、华洋粘合剂、亚兴精锻、鑫宇光、佰利新材料(会长单位龙佰集团旗下企业)、鹏鑫化工、汉歌硅橡胶制品、中钻新材料、驰诚电气、万洋绿色能源(副会长单位万洋冶炼旗下企业)等我会17家会员单位成功跻身绿色工厂行列。
这些入选企业和园区,在践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方面走在了前列,成为全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优秀代表。
对于成功入选的企业来说,这张省级“绿色名片”的价值远不止于荣誉本身。 它首先是政府部门对企业长期以来在绿色制造领域所做贡献和取得成效的权威背书。这种官方认可,能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市场环境下,拥有这张“绿色标签”的企业无疑更容易赢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入选打开了政策与资源支持的“绿色通道”。从《通知》释放的信号看,各地工信部门将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名单内的企业和园区对接。这意味着,入选企业在寻求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的资金支持时,将获得更便利的条件和更优惠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同时,未来在争取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如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入选企业也将处于优先位置。
入选本身是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成果体现,也将进一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创建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例如优化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已转化为内在的管理提升和成本节约优势。这种深层次的绿色转型,不仅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波动和环保政策趋严的抗风险能力,更是在为企业长远稳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行业内的“绿色标杆”,入选企业的影响力也将随之提升。它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将被总结推广,在行业中发挥更强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部的话语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上下游伙伴,共同构建更绿色、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拓展更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为确保省级绿色制造标杆的先进性和示范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依据动态管理机制,经地方核实,将前九批名单中的4家绿色工厂、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移出名单,并对15家单位进行了名称变更。这一举措清晰地传递出我省对绿色制造体系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信号,通过“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持续擦亮省级绿色制造这块“金字招牌”,激励所有在榜企业不断进步,保持领先优势。
《通知》要求各地工信部门切实发挥主导作用:
强化示范推广:深入挖掘、总结和宣传入选单位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组织系列宣传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学习借鉴,推动全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氛围的形成。
深化金融赋能:主动搭建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绿色制造名单内的企业和园区精准对接,引导金融活水有效灌溉绿色低碳改造项目,为企业转型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
做实动态监管:加强日常指导、监督和服务,密切跟踪创建成效,确保绿色制造水平持续提升,防止“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
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也将积极响应,配合主管部门,为民营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供支持,助力其提升绿色竞争力,共同为河南省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绿色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可逆转的大势,更是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的发布,标志着我省绿色制造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可以预见,在政府的有力引导、金融资本的精准滴灌、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广大企业,特别是入选标杆企业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下,河南的绿色制造水平必将实现新的跃升,绿色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绘就更辉煌的篇章。
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