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协会主办的共创美好企业系列活动发布会暨“美好企业?书香河南”读书会活动成功举办,是河南民营企业共探发展新路、共话“美好”内涵的重要时刻。
活动上,原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先生,围绕“存缩量时代中国品牌如何穿越周期”作了深度分享。他以华润啤酒的实践为镜,不仅拆解了品牌破局的底层逻辑,更与我们协会倡导的“美好企业”理念高度契合——美好企业从不只是“活得好”的企业,更是能“扛住周期、带动共生”的企业。
侯孝海先生的分享,以“时代变革”为起点,以“华润实践”为样本,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关键道理:能穿越周期的企业,早已在经营中践行了“美好企业”的核心特质。
存缩量浪潮下,“美好企业”需先有“适应性”。
侯孝海指出,中国经济与产业已历经三大阶段,当前的“存缩量波动时代”对企业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1978-2012年为“规模增量时代”。经济靠扩张驱动,啤酒行业是“大并购、大整合”的黄金期,企业核心是“抢规模”。
2012-2022年进入“质量存量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啤酒行业聚焦“高档提速、结构升级”,企业从“求规模”转“求质量”。
2022年至今则是“存缩量波动时代”。经济下行叠加需求分化,啤酒行业面临“规模收缩、需求个性化”挑战,企业需具备“敏捷应对变化、新业务增长、成本管理、产业链共荣”四大核心能力。
这恰恰印证了协会的观点:“美好企业”首先是“懂时代的企业”,既不盲目跟风扩张,也不被动应对收缩,而是像侯孝海先生强调的那样,在时代变革中找准自身定位,这是“美好”的前提。
华润啤酒的“周期答卷”,藏着“美好企业”的四大密码。
侯孝海详细解读了华润啤酒穿越周期的实践,其每一步战略都与“美好企业”的内涵高度契合,值得河南民企借鉴。
从增量时代收购区域品牌时“保住品质底线”,到存量时代联姻喜力、升级高端产品,再到存缩量时代打造“勇闯天涯”爆品,华润始终把“一杯好啤酒”作为根本,这正是“美好企业”对“产品品质”的核心要求。
华润在组织再造中优化产能、提升员工效率,更打造“有文化的队伍”——通过“勇闯天涯”的“积极进取”精神,让员工认同品牌价值,这与协会倡导的“美好企业需让员工幸福”完全一致,毕竟“没有幸福的员工,就没有有温度的企业”。
侯孝海特别提到华润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从“旗帜鲜明做大做强经销商”到“与伙伴共抗风险”,甚至在存缩量时代推动“产业链共荣”,这正是“美好企业”“伙伴共生”维度的实践——不把供应商当“成本”,而是当“战友”。
从明确告诉消费者“你是谁”,如成都“悬念营销”让雪花一夜成名的“品牌印象论”,到底部品质、中部创新、顶部传承文化,推出“中国之魂”系列的“品牌三段论”,华润让品牌从“卖产品”升级为“传精神”,这正是“美好企业”追求的“品牌长久价值”,而非短期价格战。
品牌的“底层逻辑”,也是“美好企业”的“长久逻辑”。
侯孝海提出的“品牌二元论”,兼顾水、原料等物理属性以及精神、生活方式等情感属性,更让我们看清,“美好企业”的品牌,从来不是“喊口号”,像“勇闯天涯”,既保证啤酒的“物理品质”,又通过“探索雅鲁藏布江、远征国境线”传递“挑战自我”的情感价值,让品牌成为消费者的“精神共鸣点”,这才是“美好品牌”的真谛。
结合侯孝海先生的分享,协会进一步明确“美好企业”的核心内涵——“懂时代、有品质、有温度、能共荣”,并将从三方面助力河南民企践行这一理念。
搭“学习平台”,让“美好”有路径。
依托“美好企业?书香河南读书会”,组织大家研读侯孝海先生的《勇闯天涯:商业新世界的底层逻辑》,学习华润啤酒的周期应对经验;同时开展“标杆访学”,走进河南本土践行“美好”的企业,也组织赴华润啤酒交流,让“美好”经验可学可复制。
建“对接渠道”,让“美好”能落地。
针对侯孝海提到的“产业链共荣”,协会将搭建“河南民企产业链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找到“靠谱伙伴”,推动“厂商共生”;同时提供数字化转型、高端化升级的政策咨询,帮企业补齐“存缩量时代”的能力短板。
树“美好标杆”,让“美好”有榜样。
参照侯孝海分享的“科学评选逻辑”,协会将优化“河南美好企业评价”标准,重点关注目标崇高、经营高效、员工幸福、客户满意、伙伴共生、环境友好、创新发展、社会尊敬八大维度,选树真正的“周期穿越者”,让更多河南民企知道“美好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踏实可做”。
存缩量时代不是“终点”,而是“美好企业”的“试金石”。
侯孝海先生的分享告诉我们,能穿越周期的企业,早已带着“美好”的基因。而协会坚信,只要河南民企锚定“懂时代、有品质、有温度、能共荣”的方向,就一定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让“美好企业”的招牌,成为河南民营经济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