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是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刘兴旭,深耕企业28年的核心信念。1972年12月,他怀揣报国志穿上军装,在原武汉军区汽车第八团从排长成长为指导员,军营的“熔炉”不仅炼就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更刻下了“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军魂。
28载耕耘,心连心集团从地方小厂蜕变为中国化肥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远销全球多地——这份成绩单,正是军魂与实业碰撞的最佳答卷。
在刘兴旭的带领下,心连心集团形成了独特的军营文化特色。新工岗前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训练、周一升旗仪式与每年为期半个月的全员春季军事队列训练,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团队的精气神,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形成了令行禁止、前后对正、左右看齐的团队作风。
“退伍军人是我的‘娘家人’,也是心连心的无价之宝!”刘兴旭始终将退役军人关怀放在心上。每年退伍季,心连心集团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从不缺席,通过批量引进、定向培养,让退役军人的“四特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岗位上发光。
截至2023年,心连心累计吸纳军转人员729人,占总员工数的8%,多数已成长为生产、管理骨干;此外,心连心会给予立功退役军人“优先转正”,“八一”建军节前后常态化举办“优秀退伍军人事迹报告会”,让“退伍不褪色”成为企业共识。
“当过兵的人,就该有担当。”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河南联合化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晓建于1987年10月入伍,曾在军营中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1年退役后,他始终记得“为战友分忧”的初心,用自主创业的实际行动,为退役军人撑起一片天。
2004年9月,郭晓建创办河南联合化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从创立之初便定下“优先吸纳退役军人”的准则。截止到2019年,已累计接收退役军人及家属800多人次,为战友提供从生产操作到管理岗位的多元化选择;此外,公司还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成为退役军人从“军营”到“职场”的“过渡驿站”。
郭晓建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有创业意愿的战友,他不仅慷慨解囊提供启动资金支持,更手把手传授经营经验。在定期组织的“创业分享会”上,郭晓建让“过来人”的经验成为战友规避风险、少走弯路的“指南针”,已累计帮助数百位战友成功创业,涵盖化工、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郭晓建眼中,“企业家”不仅是身份,更是责任。员工病危急需输血时,他第一个卷起袖子献血,还号召40余名血型匹配的同事组成“献血队”,连续26天轮流守护;不仅在工作中慷慨解囊,他还长期以“岗位+资金”双轨模式资助贫困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企业家担当。
80年前,抗战先烈用“坚韧不拔、众志成城”换来了民族独立;80年后,刘兴旭、郭晓建等军旅企业家,用“纪律如山、担当如铁”的军人本色,在经济战场上续写着精神传承。他们把“军人作风”变成企业竞争力,让“令行禁止”成为发展底气;他们把“战友情怀”变成社会责任,为退役军人搭建成长平台;他们把“报国初心”融入实业发展,为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扛旗领跑。
如今,心连心集团的“军魂文化”仍在延续,河南联合化工的“战友港湾”仍在扩容——这些军旅企业家,正用奋斗与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河南力量”。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向所有永葆军魂的军旅企业家致敬!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以他们为标杆,传承抗战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