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心向书香。2025年10月10日,由河南民营企业协会主办的美好企业读书会第二期,在郑州中原福塔新闻发布厅温暖启幕。这一次,思想的火花由两位重磅嘉宾共同点燃——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与方太学校执行校长、方太文化研究院院长高旭升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企业文化与战略创新的思想盛宴。
协会会长、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奔流致辞。协会秘书长王龙做主题发布。协会副会长、大方控股集团董事长马俊杰出席会议。全国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执行副主席张宇、河南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院长李春涛、数字马力(郑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余立现场对话。协会会员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合作机构负责人等150余人齐聚一堂,以书会友,以思会心,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美好企业建设”的深度对话。
启幕·寄望
共建“美好企业”的桥梁与灯塔
活动在和奔流会长的诚挚致辞中拉开帷幕。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表示协会始终致力于“美好企业”理念的播种与深耕,而美好企业读书会,正是为这份“美好”精心搭建的桥梁与灯塔。他表示,未来协会将始终与企业家们并肩同行,通过搭建更多优质平台、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为每一位企业家的成长之路、每一家企业的壮大之途保驾护航。
紧接着,王龙秘书长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预告:河南省民营企业金秋创新大会暨美好企业郑州论坛将于10月28日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重磅启幕。这场以“问道前行 共筑美好:民企创新实践与机遇对接”为主题的大会,旨在汇聚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与创新领袖,共同打造一场属于民营企业界的标杆盛会与思想盛宴。目前,目前,大会报名通道已开启,欢迎各位报名。
根基·见证
河南民企的硬核实力与文化底色
在预告盛会的同时,王龙秘书长也带领大家回顾了协会的坚实足迹。他特别提到了于2025年8月成功举办的首期读书会,并以此为契机,掷地有声地回应了社会对民企的一些误解。
他引用权威数据,为民营经济勾勒出一幅“顶梁柱”的画像: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这组数据生动地证明,民营经济早已是就业民生的“稳定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与创新发展的“先锋队”。
同时,他也为河南“正名”:这片土地不仅是“中国粮仓”与“国人厨房”,更拥有41个完整的工业门类,凭借其交通枢纽优势以及在超硬材料、盾构机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实力,正崛起为全球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典范·解析
方太文化与比亚迪战略的双重启示
随后的嘉宾分享环节,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方太文化:中西合璧的“幸福企业”样本
高旭升院长带来了《中西合璧的方太文化》的深度解读。他系统梳理了方太二十余年探索出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以道御术”的核心逻辑,已成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的典范。
从1996年立志“打造国人高端厨电品牌”,到2008年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2017年成为行业首家百亿企业,方太逐步构建了以“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为使命、以“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为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文化生态。这套文化不仅通过“五个一”个人修炼、“十个法”集体修炼等具体方法落地生根,更结出了累累硕果。
比亚迪样本:战略与文化驱动的“韧性生长”
秦朔先生则以《比亚迪三十年:战略与文化驱动价值创新与韧性生长》为主题,全方位剖析了这家中国制造巨头的崛起之路。他点明比亚迪的三大标杆意义:中国制造能力的代表、中国制造精神的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孤勇者。
他深入拆解了比亚迪的“工程师之魂”,表现为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敢闯敢试、百折不挠等六大维度。而“战略”与“文化”的双轮驱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战略上,早年便精准判断能源形势,聚焦核心技术;文化上,将“竞争、务实、激情、创新”融入血脉,并通过有效的激励体系凝聚人才。秦朔也客观分析了比亚迪面临的挑战,但他强调,其三十年历程正是中国制造从“1.0苦力+魄力”迈向“4.0想象+原创”的生动缩影。
思想·交锋
圆桌论坛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活动的最后,一场由总裁读书会张宇副主席主持的圆桌论坛,将现场氛围推向顶峰。秦朔、高旭升、李春涛、余立等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思想的碰撞激荡出无数火花。
张宇以比亚迪创新驱动与方太文化引领的成功实践为切入点,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企业正面临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且竞争空前激烈的关键时。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未来的前景究竟如何?
秦朔表示,尽管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内面临投资占比下降、竞争激烈的“内卷”困境,但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出口的绝对主力。这证明了民营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通过小米、泡泡玛特等新兴企业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只要敢于创新、找准路径,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依然宽广,未来充满希望。
高旭升回答说,面对当前复杂环境,企业可以借鉴王阳明的思想——“学问成熟,心静如水,良知清澈”,来做到“明事不乱,应变无穷”。这分别对应了企业需要修炼的三个层面: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硬实力”、面对困境的“静气”、以及回归商业本质的“利他之心”。
李春涛认为,企业长青依赖于两大支柱:内在的创新能力与外在的良好营商环境。对内,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它远比比资本和人力更重要。创新源于“制度”与“文化”的双重驱动,其中文化是根本的内驱力。对外,当前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存在缺陷,亟需从“自我考核”转向以“企业平均寿命”为核心的真实指标。唯有在法治完善的沃土上,民营企业才能活得久、长成大企业。
余立则从自身企业出发,认为面对难以改变的大环境,企业的根本生存法则是 “拥抱变化” 。这要求企业像生物进化一样,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与革新。应该积极利用新技术优化自身,并持续迭代核心竞争力,以避免像柯达那样被时代淘汰,从而在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尾声
思想涟漪,持续荡漾
这场秋日里的书香之约虽已落幕,但它所激发的思想涟漪,正悄然扩散。与会企业家们满怀收获,即将把这份启迪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未来,河南民营企业协会将继续携手广大企业,在共建“美好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