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开启!探秘褚时健的人生智慧和经营之道,这场活动不容错过!
2025-11-133

哀牢山上的橙树,见证了一位七旬老人如何用信念和智慧将荒山变为金山。
71岁身陷囹圄,74岁重新创业,85岁再成亿万富翁,从“烟草大王”再到“中国橙王”,褚时健的人生轨迹犹如一条陡峭的V形曲线,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为探讨褚时健的经营方法论,借鉴其创业精神,促进河南本土企业间的实战交流与资源对接,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联合华夏基石举办第三期美好企业读书会,共同解读褚时健的经营智慧,学习可复用的企业管理方法。
本次读书会定于11月21日14:30-18:00,会员单位可免费参加(每家会员单位免1人,理事单位免2人,会长单位免3人),非会员单位则需缴纳298元/人。
您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审核通过后将发送确认通知。
褚时健的一生,是中国企业史上最为动人的传奇之一。他生于1928年,出身云南玉溪一个农民家庭。15岁时父亲离世,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辍学,扛起家庭重担。
1963年,他被分配到连年亏损的西双版纳曼蚌糖厂。
通过改进设备、降低燃料用量和改革分配制度,只用一年时间,他就让糖厂转亏为盈。
1979年,51岁的褚时健被调往玉溪卷烟厂,从此开启了他的“烟草大王”之路。
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是一个破落的地方小厂,产能低下,连年亏损。褚时健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引进现代化卷烟设备,创新性地把烟田当作企业的“第一车间”。
到上世纪90年代,玉溪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年创造利税2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占据云南财政收入的60%。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7年中,为企业创造利税近991亿元。
命运却在巅峰时期给了他沉重一击。1999年,71岁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的女儿自杀,妻子精神失常,这位曾经的烟草大王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然而,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从来不会被困境湮灭。2002年,因患有严重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的褚时健,以74岁高龄与妻子马静芬在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荒山种植橙子,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从烟草到橙子,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褚时健却都能做得风生水起。这其中蕴含的经营管理智慧,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
无论是经营烟厂还是种植橙子,褚时健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在烟厂期间,他带技术人员到美国学习烟叶田管理,回云南后建立了数十万亩烟叶基地。
种植橙子时,他严格规范到每棵树上挂多少果,干旱时期如何浇水。
2015年,当网上销售的褚橙被抱怨个头小、口感下降时,褚时健立刻公开道歉,并砍掉了3.7万株果树,牺牲约2000吨的产量。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是褚橙成功的基石。
褚时健的橙子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现代农业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践,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农业如何转型为现代化农业。
褚橙的成功,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在褚氏农业,无人机在田间飞舞,土里伸出传感器,科技与匠心紧密结合。
褚时健还推动了农业的品牌化革命。2012年11月,褚橙开始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并进入北京市场,售价高达15、16元一斤。
褚橙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成为一种励志符号,它的广告词“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打动了许多消费者。
本次美好企业读书会第三期,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嘉宾,他们将围绕《经营十四条》和褚时健的企业经营智慧,展开一场精彩的思想对话。
王祥伍,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首席企业文化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经营十四条》作者。他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褚一斌,云南褚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褚时健的儿子和事业继承人,他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褚氏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对褚时健的经营智慧有着最直接的理解和体验。
陈小军,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行业本质理论创立人、中观管理体系构建者。同时担任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创业导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审专家。他在管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曾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而今哀牢山上,橙花年年盛开,褚老的精神已随橙香飘散至更远的土地。恰如他晚年在山间劳作时常说:“事情不是想出来,是干出来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